《New York》攝影集北島敬三

文/沈昭良
2010/02


 

對東、西方攝影家而言, 紐約這個匯聚來自世界各地民族的大熔爐,持續作為引領趨勢與流行的發聲平台,其長期積累的政經能量與文藝環境,一直扮演著能讓人檢視自我、吸收新知、激發潛能乃至於拓展機會的夢想城市。也因此,紐約和生活在其中的族群,不僅不約而同地成為創作議題,更吸引不少東方攝影家在蒼茫的年輕歲月,義無反顧地將座標調向紐約,開展以幾近放逐形式,遂行尋找自我與攝影關聯的旅程。

而這些被陸續發表,以紐約為名或與紐約相關的作品,包括北島敬三的《New York》(1982) ,江成常夫的《紐約日記》(1989) ,森山大道的《’71- NY》(2002) ,坂田榮一郎的《Just Wait》(2006) ,乃至於台灣攝影家張乾琦,持續進行中的紐約唐人街系列。西方攝影家所推出的則含括,William Klein的《New York》(1956) ,Bruce Gilden以突如其來的方式,抓拍紐約街頭人物的《Facing New York》(1992) ,Raymond Depardon的《Manhattan Out》(2008)等等。

北島敬三1954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須坂市,高中時期即熱衷閱讀攝影雜誌,1975年參加「Work Shop攝影教室」,受教於森山大道,並從此時開始恣情於抓拍街頭上略帶猥瑣原始的寫實風貌。1979年的一整年,更破天荒地於自主經營的「CAMP」藝廊,以「寫真特急便、東京」為題同時進行展覽與創作,連續十二個月,每月展出於東京各地所攝之新作。如此撼動人心的爆發力與意志力,果然在隔年的1980年,使得年僅27歲的北 島敬三,獲頒日本寫真協會的新人獎。1982年北島更以於1981-1982年間所攝之 《New York》攝影集,榮獲第八屆木村伊兵衛獎。2007年則再度以「U.S.S.R.1991」攝影展獲頒第三十二屆伊奈信男獎。

1980年代前後,北島雖縱情於精準的街頭抓拍,足跡遍及東京、沖繩、紐約、首爾、東歐及蘇聯等地。1991年,北島也開始思考相機的機械性制約與街頭寫實抓拍的侷限性。斷然揚棄其所嫻熟的熾熱街頭,改以大型相機,針對都市中冰冷空茫的建築群,搭配生活於其中的人物特寫肖像,以《A.D.1991》一集,呈現迥異的冷靜觀看與都市現實。1992年起迄今,北島則又開始另一名為「PORTRAIT」及「PLACES」的創作計畫,持續對多數的景觀及人物,以8x10相機進行長期定點觀測型拍攝。其中的人物肖像拍攝,則律定為白背景前著白色襯衫。拍攝方式雖承續肖像工法,實則透過均質無機的性格抽離,反覆探求肖像乃至於攝影的本質與意義。

回顧北島早期的街頭作品,相較於《寫真特急便、東京》時期所面對的熟稔環境,北島試圖將抓拍的街頭場域,透過長程的旅行,轉換在不同人種、語言、文化脈絡、城市景觀與社會結構的紐約之中。藉由陌生雜沓中夾雜的冒險與詭譎,以直接衝撞的作品形式,焠鍊街頭抓拍在實務上的可能,同時兼顧被攝主體的個人樣態,及與所處環境間的關聯,展現客觀中潛藏的主觀意志,藉以勾勒紐約獨特的城市容顏與氛圍。

即便攝影無庸置疑地具備記錄性功能,然而拍攝「過去」的攝影作品只能是「過去」的紀錄?或容有其他的意義與可能?抑或攝影作品在拍攝的當下,實已靜默地自成另一可供檢視閱讀的實體文件?《New York》中的作品拍攝迄今近三十年,作品中的某些景物早已不復存在,而攝影所凝縮的光景,卻仍是栩栩如生,歷歷在目。因此,誠如北島所述「對語彙詮釋及歷史變遷而言,攝影有可能是具備物質性實體的抗力!」

現階段的北島,雖逐漸轉變創作的風格與內容,朝向更為靜態内斂的影像對照與爬梳,惟翻閱《New York》一集,夜晚的狂放激情,街頭的錯身疏離,角落的不安壓抑,總能清晰地連結,曾被森山大道戲稱為「白晝的街頭煞神」的北島敬三,投身游移在紐約街頭,縱情揮灑,氣力放盡的恣意身影。

書名:《New York》
作者:北島敬三
出版社:白夜書房(1982年11月第一刷發行)

回上一層